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: 首页> 图片新闻
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·育见③从星辰探秘到心灵解码 ——一堂可“预报”情绪的科学课

来源:先锋街道 发布时间:2025-04-29 作者:先锋街道

收藏

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着自己的心情故事

孩子们探索科学实验
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2025年4月21日讯,编者按: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,心理健康是成长的根基。面对日益凸显的青少年抑郁、社交焦虑等心理议题,长沙市天心区先锋街道嘉和社区以艺术为钥,开启2025年“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·育见”公益课堂。先锋街道联合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推出“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·育见”专题。深度聚焦儿童心理艺术疗愈,以温柔育见生命的蓬勃光彩。

4月20日,继前两期“育见”公益课堂以艺术疗愈与科学探索点亮青少年成长之路后,长沙市天心区先锋街道嘉和社区第三期活动如约而至。

本期课堂聚焦“心情预报站”与“昼夜交替”两大主题,让孩子们在认识自我和探索世界中,获得双重体验。活动现场,惊叹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,见证着这场充满乐趣与惊喜的成长之旅。

“今天的‘心情天气’是晴转多云,因为我昨晚作业没写完,但妈妈陪我一起解决了!”7岁的乐乐手持自制的“心情气象图”,自信满满地站在“心情播报台”前,大方地分享着自己的心情故事。

本期“心情预报站”课程中,巧妙借鉴《心情预报》故事中的创意,将情绪与天气符号结合,引导孩子们用“晴天”“雨天”“台风”等气象术语,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。孩子们拿起画笔,用不同颜色和天气标志标注着每日心情。在老师的引导下,学习掌握一系列调节“坏天气”情绪的方法,比如深呼吸放松身体、向他人倾诉排解烦恼、通过运动释放压力等。

“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?”“为什么下午四点多天还不黑?”“为什么白天看不见月亮,晚上的月亮却很亮?”孩子们一连串充满好奇的问题,点燃了对科学实验环节的探索热情。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大家利用地球仪、手电筒和贴纸,动手模拟地球自转与公转,直观感受昼夜更替与四季变化。

当手电筒的“阳光”照射地球仪时,6岁的青青兴奋地发现:“原来我们白天的时候,美国的小朋友正在睡觉!”通过调整地球仪倾斜角度,孩子们还观察到极昼极夜现象,惊呼“科学太神奇了!”。

同时,结合“情绪天气”概念,老师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思考“昼夜节律对心情的影响”,例如光照不足的冬季,可能导致“冬季忧郁”;而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,有助于维持“情绪晴好”。

“孩子以前总把不开心憋在心里,现在会主动说‘妈妈,我需要一场情绪放晴计划’!”家长李女士欣慰地表示。许多家长反馈,课程不仅让孩子学会情绪表达,还让他们掌握了实用的心理调节技巧。

“育见”公益课堂自启动以来,已累计服务近800人次,形成独具特色的“心理+科学”双螺旋育人模式。嘉和社区将持续凝聚多元主体合力,在守正创新中构建全覆盖、全链条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,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,同时深化“五育并举”理念,让“育见”品牌深入人心。

上一篇: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·育见②“向外求索”对话“向内生长” 一堂满是星空与心跳的成长课
下一篇:【望城区】湖南开放大学领导调研指导望城区社区学院"爱晚"老年学校建设工作